温州市体育局坚持以“最多跑一次”理念推进公共体育服务提升,率全国之先创新推出“群众参与建、半岛官方体育建在群众身边”的社区“百姓健身房”,就近解决群众科学健身难题。截至9月底,全市共建成“百姓健身房”71家,其中开通门禁的33个“百姓健身房”注册会员近3万人。
建设“百姓健身房”,克服了以往室外健身路径等健身设施的弊端,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就近健身服务需求。
一是科学设置选址标准。按照服务半径不大于1.5公里,或服务人口不少于5000人的标准进行统筹规划、合理布局,优先选择位于一楼临街、人口集中、交通便利、环境相对安静、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良好的区域进行布点,打造“15分钟健身圈”。
二是严格设置场地器材标准。以紧凑型为主,将每个健身房总使用面积控制在200㎡至300㎡,规定场地层高不低于3米,明确内部功能区域布局、分区,设置氧区、力量区和操舞房。紧贴百姓需求配置器材,根据场地踏勘情况,优先配置跑步机、划船器、力量训练器等受众范围广的健身器材20件。采用全市统一招标的方式采购商用机型,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,保证“百姓健身房”内健身器材的使用寿命。实行设备供应商5年质保周期承诺,并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维护,有效解决器械使用上的后顾之忧。
三是规范设置申报流程。“百姓健身房”建设采用自主申报模式,由社区或小区业主提出申请,经所在县(市、区)体育局审核勘查后汇总上报,市体育局结合全市统一规划出具布点意见。自主申报模式从源头上规范建设流程,压实属地管理责任。
制定出台《温州市百姓健身房管理办法》,统一规范“百姓健身房”的申报、建设、管理、运行等标准,真正打造百姓“家门口的健身房”。
一是落实管理经费保障。半岛官方体育温州市体育局提供健身器材,为每家“百姓健身房”平均投入器材购置经费约20万元,并按每个点5万元/年的补助标准下拨运营经费,各县(市、区)体育局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经费补助;社区或小区业主提供场地并负责装修、日常管理维护,“百姓健身房”实行免费或最高1天1元的公益低收费,市民通用年卡不超过365元,所收经费全部用于日常管理运营。
二是落实属地管理责任。“百姓健身房”建成后由所在乡镇(街道)、社区(村居)组织人员进行统一运行与管理。属地政府与社区、业主签订开放承诺书,督促购买公共责任险等措施,规避健身人群人身安全意外风险。乡镇(街道)、社区(村居)制定应急预案,定期开展安全检查,确保“百姓健身房”安全有序运营。
三是落实开放运行保障。区别于私营健身房装修豪华、收费高昂、以20-40岁人群为主消费人群等特点,“百姓健身房”找准自身定位,以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,配备至少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岗管理,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,覆盖上午、下午、晚上三个时间段,以便捷低价、服务品质高吸引大量健身“小白”(无健身经验的人群)进场锻炼。目前,已实现10-60周岁全人群覆盖,其中40-60周岁会员占35%。
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在全民健身体系中的生力军作用,探索构建以“百姓健身房”为平台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。
一是创新体育社团服务模式。探索市级体育社团与社区一对一结对共建,帮助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比赛、宣传普及科学健身知识,现已签约结对46对,帮助组织开展各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达828场次。按照群众需求大、指导经验足、服务意愿强的要求,从全市78家体育社会组织中遴选出6家协会进驻“百姓健身房”,以市民点单、体育社团认领的方式,开展量身定制的体育教学配送服务。今年以来已提供体育舞蹈、健美健身、瑜伽、跆拳道等免费课程1681节,服务健身群众约2.3万人次。
二是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。开发全国首创的“社会体育指导员APP”“温州百姓健身房”微信小程序等手机应用,将全市“百姓健身房”全部纳入全民健身地图,提供便捷的导航、查询功能,方便健身群众预约社会体育指导员,在体育指导员与健身群众之间实现供给、需求的精准对接,有效破解指导员服务落不了地的难题。半岛官方体育在社区、小区里选聘社会体育指导员、热心人士,组建社区体育公益服务队伍,负责“百姓健身房”日常运行管理,提供技能教学、健身讲座等公共体育服务,实现左邻右舍健身服务“零距离”。
三是打造科学健身指导服务路径。与温州医科大学合作创办运动健康研究院,联合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创办全省首家公立医院运动医学中心,为市民提供运动损伤的预防、康复治疗服务和科学健身指导。实行“百姓健身房”器材设备智能化升级半岛官方体育,配置体质测试设备,构建科学健身云平台,运用大数据管理实时监测运动数据,为每位健身者建立个性化的科学运动管理档案,指导健身者按运动管理档案进行科学锻炼,有效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。
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: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